设置字体大小:【大 中 小】 【打印】 【页面调色版 】 发布时间:2018-07-10 点击次数: 次
盘古镇(场)紧紧围绕县委、县政府"加快转型,跨越发展"的总体部署,坚持以"产业化经营、市场化运作"为原则,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,逐步形成了以黑木耳为主、灵芝为辅的发展模式。
一、做大做强黑木耳产业
盘古镇(场)多方筹措资金,建成了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,建筑面积5200平方米,日生产能力3万袋的标准化菌包厂,该厂全部采用当前菌包制作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菌包。菌包生产车间设有杀菌室、传料室、装袋室、冷却室和接种室。两口高温高压杀菌锅,一次杀菌一万多袋;拌料装袋生产线配有智能程控装袋机、原料筛选输送机等;接种采取自动化智能生产线,配有液体菌发酵罐、自动化蒸汽炉等先进设备。培菌室面积为3200平方米。其中,改造旧车库1400平方米,采用国内最先进的工厂化管理模式,配有电动叉车和菌筐等设备。2014年扩建晾菌室200平方米、养菌室1300平方米,维修改建养菌室1100平方米。为使养菌室集中供暖更换两吨蒸汽锅炉一台,为6000平方米的养菌室安装了取暖设施,为新建的养菌室购入了菌筐。该厂的建成不仅为林场90余名职工提供了就业机会,也为150余名养殖黑木耳的职工提供了优质低价的菌包。
建成了黑木耳养殖基地和黑木耳吊袋种植示范园各一处。黑木耳养殖基地占地5000平方米,搭建4栋木质大棚,总面积为2560平方米,并配有喷灌设备。黑木耳吊袋种植示范园占地4万平方米,园内搭建钢架大棚24栋,每栋420平方米。在防火办、樟岭管护队院内各建2栋;在大岭、盘碧、天保路、二支线、十八支线等管护站各建1栋。盘古拥有钢架大棚33栋,木质大棚8栋,2014年吊黑木耳菌包80余万袋。
二、逐步扩大灵芝生产规模
今年年初试生产了部分灵芝,取得了一些经验。又去图强、阿木尔、吉林敦化进行考察。到现在为止,生产灵芝菌包22万袋,长势良好。生产木段灵芝2000余段。
三、用心做好市场营销
实施网络经营,做到批发和零售相结合。充分发挥我场人才优势,由5名大学生组成盘古镇(场)黑木耳网络营销团队,林场为其提供办公场所,并给予资金支持。该团队精心自定了产品简介、营销目标和销售策略。建立了塔河盘古绿色食品网站,在网站中全面介绍销售产品业务和服务内容,详细介绍黑木耳、蓝莓、红树莓等产品。为了做好销售服务,该团队在路边设立了爱心小屋,免费为过往游客供应茶水,仅在旅游季节该团队销售木耳一万余斤,最多日销售额7000余元。我们以"绿色"为主,实行品牌战略,以质量打造品牌,再用品牌战略扩大市场份额,壮大市场营销队伍。在牡丹江木耳节上"盘古牌"木耳很受青睐。做到了统一包装销售,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。
四、示范引领推进黑木耳产业
制定了《盘古林场增收致富工作方案》,切实做到了工作有思路、有目标、有措施、有效果。一是组织推进。我们结合工作实际,建立了领导干部推进制度。成立了全民创业工作领导小组,由书记、场长任组长,统一组织、指挥、协调全场全民创业工作。建立了党政领导联席会议制度,定期研究部署全民创业工作。二是政策扶持。为了调动职工发展黑木耳产业,我们实行了"三优先"政策,即优先安排家庭困难职工、单职工、年龄较大的职工到菌包厂就业;优先使用林场的闲置房屋、场地;优先保障生产原料。目前,已安排职工就业70余人,为黑木耳种植户提供场地2万余平方米,提供各种生产原料价值5万余元。同时,将菌包先赊给家庭困难的职工,先养殖后还款。三是明确责任。我们将增收致富工作纳入科级干部包保责任制范围,实施"一帮一"工程,做到帮一户、脱贫一户。黑木耳养殖户收入都在10万元以上。四是典型带动。我们推行"大户带散户"模式,实现了大户发展、小户发财、全民增收的目标。五是广泛宣传。我们充分利用板报、宣传单、内部网站等媒介宣传增收致富政策,黑木耳养殖技术。六是积极组织培训。在冬季生产结束后,及时聘请东宁县和本地的黑木耳种植专家传授黑木耳养殖技术。先后两次派人到牡丹江、东宁等地学习。在生产初期,聘请黑龙江车斌菌业有限公司的技术人员,传授制菌技术,严把生产质量关。七是积极探索管理新机制。我们成立了塔河县札林库尔食用菌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。实现了"统一生产计划、统一供应菌包、统一技术标准、统一指导服务"。
创业是发展之源、富民之本。我们一定以这次会议为起点,真抓实干,举全场之力推进食用菌产业提档升级。